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学科科研 >> 学科建设 >> 正文

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报告-第【202508】号

发布者: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[发表时间]:2025-06-16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报告题目:暗组分耦合机制与宇宙学失洽问题

报告人:刘刚

报告时间:2025年6月18日14:30-15:00

报告地点:实验楼216会议室

报告人简介:刘刚,黑龙江大学讲师,2024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。研究聚焦引力与宇宙学,包括暗物质、暗能量以及宇宙学失洽问题。成果发表于 Phys. Rev. D、Mon. Not. R. Astron. Soc. 等国际知名期刊。

报告摘要:近年来,宇宙学观测在精度与数量上的显著提升,揭示了标准宇宙学模型理论预言与观测结果之间的系统性矛盾。其中,H₀失洽(Hubble Tension)与S₈失洽(S₈ Tension)最为突出:H₀失洽表现为局域测量(如Ia型超新星)给出的哈勃常数H₀的值,与基于宇宙微波背景(CMB)以及大尺度结构(LSS)观测的间接推断值之间存在显著偏差;S₈失洽则体现为CMB与LSS观测在结构增长参数S₈上的冲突。当前研究表明,此类矛盾难以通过简单的系统误差效应完全解释,暗示着可能存在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。本报告将聚焦上述两类失洽问题,基于标量场、旋量场以及理想流体理论框架,引入早期暗能量与暗辐射模型,并探索暗组分之间的耦合机制,以寻求宇宙学失洽问题的缓解方案。


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届时参加!